原五福商店
-
-
地址:中西區中正路124、126號
map - 開放時間:尚無
- 臉書粉絲專頁:https://reurl.cc/lg58RY
- 案例專輯連結:尚無
-
補助年度:
2019年建物整修類
(文化部補助66.6%、臺南市增額3.4%)
從差點消失到恢復風華
對於關心臺南市府城歷史街區內歷史環境的朋友來說,位於中正路(日治時期俗稱銀座通)上的五福商店是大眾多年來期盼修復的經典歷史老屋(圖1)。2016年,五福商店曾由媒體報導即將出售的消息,此一新聞造成臺南市文史界的譁然,擔心這一處乘載臺南市發展興衰記憶的歷史老屋將就此消失。所幸歷經五福商店創辦人的第三、四、五代家族成員先花了數年的溝通,再透過文化部與台南市政府的協助,又耗時4年,終於留下並修復了此一難得的類文化資產建築,期藉由此紀錄其家族及五福商店所乘載的歷史。
興修脈絡與建築特色
五福商店為楊添賜先生於1914年創立,原址位於俗稱竹子街的本町三丁目(今忠義路國花大樓一帶),因貿易生意經營有成,於1930年興建並搬遷至位於西門町四丁目27番地之現址(今中正路,近西門路),這棟擁有裝飾藝術風格(Art Deco)的三層樓華美建築與楊氏一家人,伴隨著臺南市的發展,經歷最風光、最艱難、有起有落的各個時期,直到今日仍保持其身姿佇立於當時稱為銀座通的臺南市中心商業區。
五福商店興建時間點早於同樣位於銀座通上的林百貨(1932年)、末廣町店鋪住宅(1932年)、小出商行(1932年)等等,相較於林百貨與末廣町店鋪住宅結構使用了更多的鋼筋混凝土,經鋼筋掃描後,發現五福商店內,僅有柱、樑內含鋼筋混凝土,但壁體為磚砌、樓板為木造,推測可能是為了打造三開間的大跨距店面,而選擇的實驗性作法。
建物最讓人一眼驚艷之處即是其華麗的正立面,高聳的山牆上有著明顯的西洋古典建築語彙,例如花草圖案、希臘回紋(Greek key)、螺旋飾(volute)、弧形三角楣飾(segmental pediment)等等,搭配著偏向本土傳統語彙的流蘇、「福」字樣、「GOFUKUSHOTEN」字樣的現代符號、釉面磚等等。混用許多不同風格的特徵,打造出獨有的美學。相對於末廣町通與周邊的1930年代建築多偏向現代主義風格,五福商店的存在顯得獨樹一格(圖2)。
除了結構與立面等較易被發現的建築特徵外,室內尚有其特殊之處,其中多出現於三樓與屋頂層,由於三樓為當時楊家居家空間,因此隔間方式係與本土傳統建築類似,亦有明間的中廳與太師壁(圖3)。而屋頂木屋架(圖4)雖然為洋小屋組所發展而出,但又融合本土傳統屋頂做法的特徵,包括落柱、坡水斜率、前弓後箭、中脊(母屋)八卦太極彩繪、屋面曲率等等。
結構整修了甚麼項目?
因地基不均勻沉陷,五福商店建物向中正路一次側稍微傾斜,造成多處磚牆斷裂等結構破壞,經施忠賢結構技師的計算與補強設計,採用L型鋼板在壁體轉角加固,或以鋼板插入裂縫、再覆鋼絲網等補強方式(圖5),還有微型樁、低壓灌漿等地質改良工程來減緩土石流失的情況。
也由於經歷多次建物改修,造成原柱樑系統多處構件遭打除變更位置,原騎樓柱為四支、對應三開間格局之軸線,遭改造為正中央一支騎樓柱、對應兩開堅格局(圖1、2),且一樓內部東側RC柱亦遭打除(圖6)、改以鋼構柱作為支撐,透過本次修復,將騎樓柱及室內格局恢復為原本狀態,也使結構系統回到應有的支撐狀況。
另外三樓木造屋頂則受潮多年、白蟻蛀蝕而嚴重損毀,依其原始洋式屋架組構方式、以新的木料仿作修復。其他包括二樓木地板、木隔間等結構體也都依原有構件修復之。
室內與立面整修了甚麼項目?
許多立面元素脫落佚失,所幸有數張過去的照片留存,將照片放大並與現場遺留痕跡比對,即描繪出「福」、「GOFUKUSHOTEN」、「五福商店」、「歐米百貨」、「階上卸部」等字樣,再利用保麗龍模型仿作;其他裝飾物則運用其對稱邊的尚存原件來翻模、仿作後,安裝於立面上。並透過點綴式燈光,讓五福商店立面於夜間展現其光彩。
五福商店室內也有其他精美的泥水意匠,例如一、三樓過去都是六角形的磨石子地磚,一樓皆佚失、三樓皆尚存,因此在修復地坪時,三樓採取修補的策略,避免大動干戈,反而造成更多原件的破壞;一樓地坪則為重現屋主的美好記憶,採取仿作將其恢復(圖7)。另外室內還有台度、踢腳、門檻都是與前述地磚同樣色系的磨石子,也都精細謹慎地將其修復、打磨,恢復光彩(圖8)。且全室牆面皆重新施作白灰面層。其他包括兩座木樓梯原件修復,木作門窗細緻地仿做修復。
調適與後續使用
建物北側有三層樓貫通的天井空間(圖9),且過去從三樓陽台可以望向宮古座,但戰後因為空間需求,遂以層層鐵皮浪板包覆,使得室內昏暗、氣流不流通,加速各種木構件的朽爛。現在恢復三樓陽台與天井的露天,讓光線、氣流更容易進到室內,想必會讓建物更健康長久。
未來再利用方面,將著重於建築物既有場域精神的延續及循環經營的公益性,將分為「商業的永續循環經營空間」及「公益性的文史展覽空間」等兩大部分。期望商業進駐的承租收益,循環利用成為文史展覽空間的經營基金,同時透過公益性質的免費文史展覽空間,利用五福商店本身的歷史特色創造話題性及吸引力,以達到永續經營。
--
編撰|好舊好團隊 林靖璇
校對|好舊好團隊 洪嘉呈
資料參考|「銀座通五福商店復興計畫」成果報告書
圖照提供|陳坤毅、上璿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府丞建築有限公司、蘊域文化規劃有限公司
--
相關報導
20160911 自由時報 |《中正路五福本店》日治街屋求售 文化局關切
20200201 自由時報 | 台南華麗老宅「五福商店」 確定保留不賣了
20231228 公視新聞網 臺南「五福商店」修好勢 百年徛面、簾簷閣見光
20241022 自由時報 台灣設計展》台南中正路最美老屋「五福商店」搶先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