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飲料
-
地址:臺南市中西區永福路二段142-1號
map - 開放時間:09:00-20:00(不定休)
- 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my.beverage/
-
補助年度:
2016年(105年度)文化經營類12萬元
2017年(106年度)文化經營類9萬元
2018年(107年度)文化經營類6萬元
賣飲料就是在賣飲料
「賣飲料」的前身是在臺南車站前站出口旁,專賣外帶飲料的小店鋪,經營者陳曉南在車站店鋪努力幾年後,決定開一家可以讓消費者放鬆內用的店面。經過一段時間尋找,在2011年5月份找到這棟推測建於1930至40年代的老街屋,是三崁店式(面寬三開間)街屋中唯一留存原貌者,立面型式受Art Deco風格影響,材質為洗石子,並有精緻的女兒牆裝飾、出挑的小陽台、水平雨庇等等。
其坐落位置鄰近直轄市定古蹟「大井頭」(永福路與民權路交岔口),是清代所謂「十字大街(現今的民權路、忠義路及永福路所組成)」的重要商業地區一帶。在賣飲料進駐此處之前,老屋近年陸續扮演複合式餐廳、咖哩飯店鋪、民意代表服務處的角色。而約40年前,一樓店面出租做為米倉,房東一家人居住於樓上。陳曉南與屋主多次懇談,說明經營計畫後租了下來,持續營運至今8年多。
清代紅磚牆、日式街屋與現代使用
屋主相當愛惜這棟從小居住的老屋,多年地維護與修繕,都儘量維持原有風貌,珍貴的木樓梯經修復後得以繼續使用,且為了加強二樓樓板結構,於一樓天花板加設水平鋼骨橫樑。而2011年整理空間時,去除原本的裝潢牆面及輕鋼架,讓斑駁牆面、設有泥塑燈座的天花板得以露出,並加以粉刷。而地面原為近年重鋪的磁磚,陳曉南加設木板,並在空間前端設置L型吧台,延伸到入口開口處,成為外帶區,並以老木窗加以妝點,取代原有鋁門窗,創造出空間的通透感,並在騎樓空間以盆栽讓景觀更柔和。
過去餐廳時期,二樓側牆開了兩扇大窗,使得深長型空間採光良好,地面則維持早期鋪設的陶質地磚,再擺設老家具做為客席,與木造樓梯、門窗,形成古樸的搭配。屋頂於早期已易為鐵浪板,而後棟已非老屋空間,為近年改建的鋼構鐵皮屋,先前曾有草埕工作室進駐於此,目前則由佐依藝術工作室於此開設幼兒藝術課程。
除了Art Deco風格的立面外,賣飲料的另一特點是老屋左側的紅磚牆,由這道紅磚牆磚頭大小不一、不規則排列的情況,推測其可能於日治早期甚至清代就存在,當初這三連棟老屋興建時,即是倚靠著這道臨房的牆面而蓋,多年後臨房已拆除成空地,但紅磚牆則因為這棟旁邊的老街屋得以續存。但2016年初臺南大地震,造成紅磚牆與賣飲料老屋本體之間產生縫隙,而有滲水問題,緊急尋找廠商以環氧樹脂(expoxy)填補縫隙,並施作新的防水層才暫時解決問題。
悠然與活力在老街屋不段交替發生
賣飲料由外帶小店鋪轉型到老屋空間的初期,在經營方面經歷好幾次調整,究竟要少品項、高單價,還是多品項、低單價等等的選擇。經過不斷地嘗試,才達到比較平衡的狀態。但近幾年老屋再生熱潮,老屋咖啡、茶飲店陸續開張,分散了顧客。於是2016年曾把晚上時段租給同樣想創業的年輕朋友,而變成「賣飲料X曉咖啡」,曉咖啡獨立開店後,2018年則改把後棟租給佐依藝術工作室,始終充分使用老屋空間。
早期透過進駐二樓後棟的草埕工作室,賣飲料除了茶飲輕食的經營外,還舉辦過相當多活動,包括為靜態展覽、開幕茶會、戲劇演出、藝術座談,甚至也常搭配如台南新藝獎、南方影展等等活動。目前也藉由多年經營的累積,自行安排許多活動,甚至與朋友開發有趣的課程,例如水草養殖、金工體驗等等。陳曉南認為即便營運上有些許勉強,但是把這棟老街屋打造成一個可以讓人悠然放鬆,而且充滿活力的空間,是他堅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