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林農村文物館
-
地址:臺南市後壁區墨林里菁寮217號
map - 開放時間:13:30-17:00
- 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墨林文物館-藍染熊手作坊-821641547899673/
-
補助年度:
2017年(106年度)建物整修類50萬元
2018年(107年度)建物整修類40萬元
愛家愛鄉,共同打造文物館
墨林農村文物館為菁寮地區很少見的四合院,是日治時期當地唯一醫生-梁耀明先生的故居,為能保存老屋,經過殷獻政里長積極協調,說服了梁耀明醫師後代無償提供其故居作為文物館,遂於2000年成立了「墨林農村文物展示館」,介紹社區種種的自然與人文風貌。
藉由社區居民的齊心參與下,將曾經是水電行、充滿廢棄物的前棟,,連同閒置的後棟一併整理,回復四合院完整的空間樣貌。目前館內收藏了許多居民們無償提供的傳統農具與生活用品,並展示早期醫療器材和老照片的明美館,以紀念梁耀明醫師。此外也同時開放給社區舉辦活動,凝聚社區意識,以及增加與遊客、旅人互動的場域。
各種文物展示著農村的生活點滴
典雅樸實的四合院格局,本身就是活生生的文物,淡淡地傳達農村意趣。一踏入臨街面的騎樓,古樸的味道就可以立刻感受,木門窗、木椅凳、紅磚柱及垂掛在上頭的繽紛紅色花布燈籠,形成舊建築獨特的衝突美感。
入內後,穿梭其間,可見高掛的匾額寫著「重仁診療所」以及原診療間的痕跡,而灶腳、正廳滿室繚繞著生活氣味,不論是櫃子、燈具,或其他室內擺設皆如同時空錯置般,被拉回過去的生活景象。逛完一圈合院,處處可見舊建築與各種文物,同時展示著菁寮地區的美與幽情,包括祖堂八仙桌、推石器、石輪車以及藍染和藺草編織的農村文物用具,這些陳年舊物盡現著農村往日情懷。
延續文物館的生命力
因為社區經費有限,為了延長老屋的使用壽命,社區透過文化局與好舊好計畫的協助,提出補助計畫申請、媒合廠商及檢視工程注意事項,整修工項主要針對屋面下陷及漏水問題,包含木結構補強、屋面仰合瓦回舖及新作、白灰壁修補、木柱修補及校正等,將左右兩開間分兩期進行整修,第一期已於2018年中完工,第二期則於2019年3月開工。
由於木棟架嚴重變形,造成屋面下陷,因此先以鋼柱支撐簷口下陷處,再於整修時將屋架頂昇,透過大木填補與修補,重新調整整體木棟架水平,並用鋼板包覆立柱底部,使柱體更加堅固,,完成結構補強後,才將屋面的舊瓦手工卸除,進行後續屋面瓦的施作工程。
為節省經費與建材再利用,檢測分類堪用之舊瓦,將風化較多的養瓦陶汰,依屋坡形狀將灰泥砂漿覆平於養瓦上,並調整屋面之坡度與平整,再透過灰漿黏性鋪上防水毯,不使用釘子避免防水毯產生孔洞,歷久變大造成漏水情況。
傳統技藝文化傳承老祖先智慧
館內展示的藍染和藺草編織的相關用具及產品,源自於社區居民對於在地的情感而協助收集,希望推廣菁寮農村特色,並永續傳承老祖宗的智慧。亦不時可見導覽志工或里長夫婦示範如何使用滾石壓製藺草的傳統工藝。
另一方面,從2008年開始,社區便開始尋找原鄉失落的產業文化,收集藍染有關的文史資料及各項佐證,努力嘗試復育藍染的可能性,並於2010年完成藍染的職業訓練以及耆老文史調查與手冊,並且讓社區媽媽們挑戰更高階的藍染技術。於2014年將「墨林文物館」部分改造成「藍染熊手作坊」,提供體驗活動並販售相關文創產品。
因此近幾年墨林社區以文物館為據點,不定期舉辦草編織教學、藍染DIY體驗等活動,以當地居民能自給自足經營為終極目標,導入商業營運模式與開發商品。不僅創造多元就業,也吸引年輕人投入學習並開發新型態的文創。希望藉此讓快要失傳的藺草編織與藍染工藝技術再度復活。